進行紅薯深加工可行性
1.原料分析:
紅薯是一種穩(wěn)產的糧食作物,紅薯產量高,易種好管,它適應性強,耐寒、耐瘠、耐酸、對氣候條件與土壤條件的適應范圍廣,水田、旱地及坡地均可種植,而且能獲得相當產量。紅薯平均畝產3000公斤,zui高達5000公斤。分析:(產量跟土壤、地區(qū)氣候、品種也有很大關系)
紅薯中含有大量纖維、鉀和維他命B6,它不僅能防止衰老,預防動脈硬化,還能有效的預防腫瘤和癌癥,營養(yǎng)學家譽為“營養(yǎng)zui均衡的綠色益壽食品”。深加工成粉條、粉絲、粉皮后,食用方便,營養(yǎng)更加豐富,國內、海外深受消費者喜愛。目前紅薯深加工產品在市場上有很大的發(fā)展空間,因此建立紅薯淀粉系列產品加工廠,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。目前市場上精制紅薯粉絲已賣到10元至20元不等每公斤。分析:(根據各個廠家銷路,產品質量而定)
紅薯的主要用途:主要作為飼料飼養(yǎng)牲畜,其次深加工為粉制品及供人食用,未能對紅薯進行深加工利用。開發(fā)紅薯淀粉、粉絲加工制作工藝簡單,生產周期短,所需原料來源廣泛,成本低,現(xiàn)在紅薯市場價為0.5元/公斤,因此投資紅薯淀粉項目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極為可觀。
分析:(紅薯價格分地區(qū)限制、季節(jié)限制。加工:紅薯收獲季節(jié)價格大概為0.36-0.5元/公斤,儲藏:一般農民會將紅薯放入地窖中儲藏一部分做為飼料、一部分作為食用。紅薯儲藏年后價格增長為1.2-1.6元/公斤到市場銷售,但能保存下來的很少。這時的紅薯就不能在加工,淀粉已經糖化)
歷年來紅薯主要用作于養(yǎng)豬飼料,紅薯中的淀粉沒有加以利用,現(xiàn)在引進紅薯淀粉系列產品深加工,帶動紅薯產業(yè)化生產,推廣應用高產新品種和栽培技術,對于確保農業(yè)增收、農民增收、農村穩(wěn)定有著重要的現(xiàn)實意義。
紅薯營養(yǎng)價值高,用途廣泛,是現(xiàn)代農產品加工企業(yè)的上好原料,發(fā)展紅薯生產對促進農村經濟有很大的作用。紅薯為糧飼兼用型作物,其營養(yǎng)價值相當豐富,如蛋白質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等,對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如鈣、鐵、磷等與大米、面粉相當。紅薯的莖葉、鮮薯塊是營養(yǎng)價值很高的飼料,是農村發(fā)展養(yǎng)豬業(yè)*的飼料,紅薯塊根可制作淀粉,每50公斤紅薯可制作淀粉10-13公斤。
一般4-5公斤鮮薯可加工1公斤淀粉,100公斤干淀粉可加工成粉絲110公斤左右。
分析:(淀粉的提取量根據紅薯品種、土壤、氣候而定一般約4-5斤紅薯一斤淀粉。一斤淀粉約加工1.1斤粉制品。粉)條、粉絲、粉皮。其含一部分水分)
建立紅薯淀粉產品加工企業(yè),可促進紅薯產業(yè)的快速發(fā)展,提高農民種植紅薯的積極性,增加農民收入。通過企業(yè)的帶動,形成了“公司+基地+農戶”的生產模式,確保農民生產的紅薯賣得出,有錢賺,也保證了企業(yè)有可行的原料基地。促進了當?shù)剞r村經濟的發(fā)展。
2.設備分析:
主要設備:
鼠籠式洗薯機、自動上料洗薯機、破碎機、分離機、精濾機、除沙機、旋流站、脫水機、烘干機、攪拌機、粉絲機。
工序介紹:
1.薯類淀粉加工:清洗-破碎-分離-除沙-精化-濃縮-脫水-烘干-成品包裝
分析:(此工序用于木薯、土豆淀粉加工的較多。用于紅薯加工選擇較少。原因:木薯、土豆淀粉,食品、工業(yè)、醫(yī)藥方面用途較多,這些行業(yè)選擇淀粉純度要求要高,而一般紅薯加工來說基本用于粉條、粉絲、粉皮、涼粉等粉制品加工,食品級淀粉進行加工的。)
2.薯類深加工:清洗-破碎-分離-除沙-精化-漏粉(粉條粉絲)-晾曬(烘干)-成品包裝
分析:(此工序用于土豆、紅薯淀粉深加工較多。進行紅薯加工的建議此類設備,投資少、見效快、*等也是普遍應用的工序。小型企業(yè)應:紅薯進行加工后淀粉進行濕存,將濕存淀粉作為一年四季粉條粉絲加工原料[濕淀粉作為粉條粉絲加工來講效果*]。大型企業(yè)應:[建議,選擇脫水機、烘干機]紅薯季節(jié)過后進行深加工為粉條粉絲的淀粉進行濕存,將儲量多余過量的淀粉進行脫水、烘干進行出售[淀粉量少可掉包、晾曬]。旋流站在這里不建議加工紅薯使用,其功能效果:在紅薯淀粉加工自動化程度好,不必沉淀。將淀粉漿中水和蛋白質[通常稱:油份]分離開。雖然提高淀粉的白度、純度。但對于加工粉條粉絲來講是一大錯。消耗電能甚是整這個工序兩倍,成本提高很多。)
3.家庭式加工:清洗-磨漿分離-漏粉(粉條粉絲)-晾曬-成品入庫
分析:紅薯在我國足400多年歷史,其加工粉條粉絲卻有千余年的始史,粉制品深受國人喜愛。7.80年代能在集會上喝一碗粉湯,對于平頭百姓來講都是奢求的夢。農村家庭也只有在新年的時,從親人的“禮份”上取下粉條來燉肉食。家庭式設備是專門為農村用戶設計的,每小時處理紅薯量在一噸左右,包括洗薯機、磨漿分離機、粉條粉絲機。整套設備投資約7-8千元。現(xiàn)在以發(fā)展到第6代產品。以每戶村民種植土地進行加工或者以收購紅薯加工,將生產純正紅薯粉條打向附近鄉(xiāng)鎮(zhèn)。對于小型家庭加工來講粉條、粉絲銷路不必擔心。農村市場而言一個村或者附近幾個鄉(xiāng)鎮(zhèn)的。估計見面都臉熟,你加工就會四散傳開,保證你的粉的純度。市場就會漫漫打開。一年下來11月份至年底盈利2、3萬不成問題。關鍵還在于塌實、肯干、不怕苦。
工序應用原理:
1、清洗的基本原理
主要是清除紅薯外表皮層沾帶的泥沙 , 并洗除去紅薯塊根的表皮。對作為生產淀粉的原料鮮紅薯或土豆基本, 是保證淀粉質量的基礎 , 清洗的越凈 , 淀粉的質量就越好。
2、破碎的基本原理
紅薯淀粉主要儲藏于塊根的肉質部分 , 僅少量儲藏于內皮。碎解的目的就是破壞紅薯的組織結構,使微小的淀粉顆粒能夠順利地從塊根中解體分離出來。從細胞中釋放的淀粉,稱為游離淀粉;殘留于渣滓內部細胞中的稱為結合淀粉,粉碎是鮮薯加工中zui為重要的工序之一,它關系到鮮薯的出粉率和淀粉的質量。
3、篩分的基本原理
紅薯渣是細長的纖維,體積大于淀粉顆粒,膨脹系數(shù)也大于淀粉顆粒,比重又輕于淀粉顆粒 , 將碎解的原漿,以水為介質,使薯渣中含的淀粉漿水進一步濾出。
4、除沙和精化基本原理
泥、沙的比重大于水,又大于淀粉顆粒的比重,根據比重分離的原理,使用旋流除沙,可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。精化進一步精制淀粉。
5、濃縮原理
將淀粉與水及蛋白、細小纖維相分離,增加淀粉濃度,提高淀粉品質,減少沉淀池的數(shù)量,提高加工效率。
6、脫水的基本原理
經濃縮或者沉淀后的淀粉仍含有較多的水分,進一步脫水才能進行干燥。
7、干燥的基本原理
目前淀粉廠一般采用的氣流干燥整個工藝時間是在一瞬間完成,因此淀粉顆粒內部水份來不及糊化已被干燥,故不會發(fā)生糊化或降解現(xiàn)象。
氣流干燥是并流干燥過程,即濕粉物料與熱氣流的并流過程,由傳熱和傳質兩個過程組成。當濕淀粉與熱空氣相接觸時,熱空氣將熱能傳遞至濕淀粉表面,再由表面?zhèn)鬟f至內部,這個過程就是傳熱過程;與此同時,濕淀粉中的水分從物料內部以液態(tài)或氣態(tài)擴散到淀粉表面,由淀粉表面通過氣膜擴散到熱空氣中去,這是一個傳質過程。就是以高溫氣流與濕淀粉均衡地在干燥管內進行熱交換,使干燥的淀粉呈粉末狀,冷卻后即可裝包入庫。
簡述:此類設備可應用于紅薯、土豆、木薯、葛根、厥根、芭蕉芋等淀粉加工及粉條、粉絲、粉皮等粉制品加工。
技術資料由汝陽縣機械廠發(fā)出
編寫人:張然